讲座会议
讲座会议
首页 > 讲座会议 > 正文
经贸学院研究生计量经济史讲座顺利举办 刘巍教授分享学习方法与心得
发布:2025-11-13 09:59 来源: 点击数:
讲座时间 讲座地点
讲座人

本网讯 2025年11月12日上午,经贸学院研究生计量经济史讲座于院系办公楼301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陈昭教授主持,特邀请刘巍教授担任主讲,讲座的主题是:计量经济史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戴艳娟教授、徐芳燕副教授、郭永钦(广州大学)副教授、李宛馨老师、陈川老师等多位老师和各年级研究生积极参与学习与讨论。

会议开场,刘巍教授首先围绕计量经济史的研究意义展开阐述。他指出,计量经济史并非仅仅是理论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也不是理论经济学与历史学的简单结合,而是以量化分析为核心,为理论经济学提供坚实历史依据的交叉学科。计量经济史的研究方法应遵循“前提假设——逻辑推理——实证检验”,计量经济史研究的最高境界是“发现、补充和修正经济学理论”,理论经济学的众多假说,都需要在历史数据的检验中得到验证或完善。教授还谈及该学科与国际贸易学的关联,以近代国际贸易变迁为例,说明计量经济史通过精确测算历史贸易流量、价格波动、贸易利得等关键数据,能够清晰呈现不同历史时期国际贸易的运行规律,为当代国际贸易政策制定、全球价值链重构等重大议题提供重要的历史参考。他特别强调,在全球化遭遇阻碍的当下,尤其是基于当前中美关税博弈的形势,从历史数据中探寻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随后,刘巍教授对我校经济史专业的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广外凭借深厚的经济学学科底蕴,在经济史专业建设中形成了独特优势,设立了硕士点,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华南地区经济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此外,还在经济史量化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相关研究水平在省内高校中名列前茅,甚至在全国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在讲解学科发展脉络时,教授以时间为线索,清晰梳理了经济史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新经济史革命”爆发后,计量模型开始与经济史研究深度融合,彻底改变了传统经济史的研究模式;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计量方法的跨界融合,计量经济史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精度大幅提高。从早期学者对历史数据的初步统计分析,到计量模型与计算机技术的深度融合,再到如今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跨界合作教授通过讲述不同时期的代表性研究工具与成果,让在场学子直观感受到这一学科与时俱进的活力与广阔的发展潜力。


在学习方法分享环节,刘巍教授结合自身学术经历,为学子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他指出,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是前提,熟练的计量软件操作是工具,严谨的逻辑思维是核心。他鼓励大家多阅读历史文献和经济学经典著作,关注学术前沿动态,同时注重培养历史数据的收集与甄别能力,既要耐得住寂寞整理数据,也要敢于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

最后,在场同学们围绕学习与研究中的疑惑积极提问,刘巍教授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结合具体案例给出针对性指导,让在场老师和学生获益匪浅

图文:刘子榕

初审:王阳婷

复审:梁俊伟

终审:孙楚仁




学院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广州大学城太阳成tyc7111cc(南校区)

邮编:510006 联系电话:020-39328096

传真:020-39328592 电子邮箱:gpjmxy@gdufs.edu.cn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7111cc·CHINA)官方网站-Officials Website

©2022 GDUFS | 粤ICP备06106464号